logo

行业新闻

思考题:家居建材行业现在经历的是“倒春寒”还是“严冬”?

点击数:2507来源:发布时间:2019-04-15

“严冬”“洗牌”这样的词汇每年都会大量出现在各种媒体言论里,仿佛没有哪一年能轻松的,今天我们尝试用旁观者角度聊一下这个话题,到底现在是“倒春寒”还是“严冬”?


引起“严冬”感觉的几个现象   

一、洗牌是常态,不必额外惊恐

以定制行业为例,我们以“衣柜”、“洗牌”为关键词查了一下百度,从2011年起就有声音讲行业进入大洗牌期,到现在快十年过去了,行业越发蓬勃,全国新增品牌不知凡几。

但是洗牌现象存在吗?肯定存在。绝对是常态化的存在,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规律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
二、环保整顿厂家关张,心有戚戚

自从供给侧改革提出以来,到全国各地的环保整顿风兴起,然后陆续有厂家出现关张的情况,从业人员人心惶惶者众多。

所谓环保整顿风最根本的就是让厂商需要更正规的对生产环境进行s管理,减少粉尘、废水等排放,进行有效管控。实行产业化管理,让不应离居民区或者是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太近,要求搬到工业园等。如果仔细想想看这不是正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吗?


三、整体业绩下滑严重或增速放缓

2月底以来各大上市公司纷纷拿出2018年报,综合来看绝大部份品牌都增速放缓,很多低于30%,一些媒体认为这是行业严冬来临的信号,EM,还有增长怎么能说严冬呢?全部大幅下滑才能算是严冬好不啦?

上市公司业绩放缓我看过几家的财报,会发现他们的店面布局已经很饱和了,从省会城市到大量的县级城市都有了店面了,在这几年几乎每个上市品牌都在重抓店面布局,在布好店之后,我认为会有一波红利期可能会到来,因为很多店布好了根本没有形成良好的转化。

在主营业务店面布局完成后,各大品牌又在推大家居、小家居、整装、社区店、创业店啥的,大量增加品类和再铺一轮专卖店的策略,同样这些新模式也还未到下金蛋的时候。

在经销商端口也出现这样的情况,业绩增长放缓,大家想过原因没有?因为蛋糕只有这么大,但是进来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,招数越来越复杂(参考上一段内容),这都不放缓就怪了,加上各个城市卖场越来越多,线上交易的火热,经销商们的增速放缓也就产生了。

提一下线上交易,据一个做O2O的朋友讲,他在写字楼的开体验店,创业两年下来做了9个店,2018年业绩在4-5千万样子,这个业绩实际上在很多区域已经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品牌了,然而这样业绩的线上店远不止他一家。

狼多肉少,肉产生的速度比不过狼增加的速度。


四、卖场、厂房租金压力

再“严寒”的冬天,地主家仍然是不缺粮的。但地主们喜欢攀比,你一天要吃三顿饭,我也要吃三顿,你天天是精米,我也天天要是精米....攀比风害人害已,于是把压力转嫁到农民身上,租子自然就上涨了。相信各个城市都有遇到过家居建材卖场如“雨后春笋”的爆发场景,老百姓再强大的消费欲望也填不了这么多沟壑啊。然后恶性循环,不停建,不停让商家入驻,而租金也不停上涨。

厂房租金则相对简单,就是一个坐地起价的原因,前面提到的环保风一来,有些地段没有办法再办厂了,那么有条件办厂的同样的地会有多个需求方,那么价格自然就上去了。

卖场、厂房的租金上涨让厂商们备感压力,于是“寒冬”来了。

通过自身感觉业绩增长乏力,同行也在讲业绩增长乏力,媒体舆论也在讲增长放缓或者说洗牌,加上各种成本的上升如卖场、厂房租金的上升,所以会有人感到“寒冬”来了。


我方观点是“寒冬”未到,才经历高速发展的行业仍在“春天期”,当下的环境最多只是“倒春寒”,但为了未来的“寒冬”应该做好几点准备。

1、锻炼自身,在当下其实我们发现仍有相当多的品牌还是属于囫囵吞枣式扩张,对于自己的产品、团队、市场....几乎没有任何研究或者是沉淀,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马再说,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是把这些每个环节再审视一下,把基础打牢。

2、强大内心,这个内心除了自己体系的人马外,还包括经销商,在舆论环境不太好的当下,不要太去在意外界声音,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,每个动作做到位,未来自然春暖花开。

3、积极互动,这主要是品牌层面的,不论是参加展会还是广告投入请一定不要以“节省”的名义去降低标准,现在是“抄底”的好时机,越来越多的竞争者面前,谁的声量最大谁就有可能笑到最后。

现在未必是严冬,也许严冬已经过去,也许远还未到来,关于行业面临的“严冬”问题,你怎么看?



首页 |方案|支持|案例|关于
Baidu
map